今年年初,騰訊微信團隊宣布微信零錢提現終結“免費時代”,提現需收取0.1%的手續費。這讓很多人尤其是微商等頻繁進行線上交易和提現的群體更傾向于使用免收手續費的支付寶。然而近日,支付寶也宣布開始對提現收取手續費,每人僅有累計2萬元的免費提現額度。這也意味著第三方支付正式進入收費時代。
另一方面,9月底,央行發布新規,要求各大銀行對本銀行行內異地存取、轉賬等業務,收取異地手續費的,應當在通知發布起三個月內實現免費。隨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提現由免費轉為收費,而銀行異地存取和轉賬由收費變為免費,傳統銀行與第三方支付之間的分化壁壘正在被打破。
第三方支付告別免費
很多市民已經習慣了使用方便快捷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消費、轉賬等。然而今后,第三方支付可能就沒有那么便捷了。
自去年年底開始,由于經營成本的上升,一直以免費吸引消費者的第三方支付不得不開始收取手續費。今年3月1日,微信宣布對提現超額部分收取0.1%的手續費,而且每位用戶僅有累計1000元的免費提現額度。9月,支付寶也發布公告稱,自10月12日起,個人用戶每人將僅享有2萬元基礎免費提現額度,支付寶將對超出額度部分提現收取0.1%的服務費。
除了提現不再免費,今年以來,支付寶們還頻頻遭遇限額、限交易次數等“緊箍咒”。早在7月1日,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就被限額,一年20萬元的支付額度,雖然對大多數普通人沒有過多的影響,但一些經常進行大額轉賬的人則不得不回到銀行。
9月30日,央行又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12月1日開始,每人只能各留一個全功能支付寶和微信等三類賬戶,以及支付寶,微信等的轉賬限額可能進一步限制,累計轉賬筆數也需要事先約定。
傳統銀行加快變革腳步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統銀行紛紛打起了免費牌。今年2月,工、農、中、建、交五家國有商業銀行決定陸續對客戶通過手機銀行辦理的轉賬、匯款業務,無論是跨行還是異地都免收手續費。7月,全國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宣布發起設立“商業銀行網絡金融聯盟”:決定對手機銀行、個人網銀等電子渠道跨行轉賬免收手續費。
9月30日出臺的央行《通知》同時也要求,各大銀行對本銀行行內異地存取現,轉賬等業務,收取異地手續費的,應當自通知發布之日起三個月內實現免費。在第三方支付告別免費的同時,傳統銀行卻開始進入免費時代。這也使一直處于兩極分化態勢的第三方支付和傳統銀行,力量正在逐漸平衡。第三方支付的優勢不斷被削弱,而實體銀行的競爭力則在增強。
記者對比發現,除了在線下小額支付領域,目前無論是在轉賬,理財,還是在借貸方面,銀行在整體上已經優于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和銀行在轉賬方面都執行免費政策,均提供不同年化收益率的理財;支付額度上銀行不限,第三方支付則有每年20萬元的限制;借貸方面,相比主要做小額借貸的第三方支付,銀行大額和小額借貸都可以提供;在安全性上銀行也更勝一籌。此外,第三方支付提現到銀行卡還需收費。
對普通消費者
影響不大
在微信宣布提現收費政策后,不少人將資金周轉陣地轉移到了當時還是免費的支付寶平臺。然而,支付寶也開始收費后,大家該去哪兒呢?
記者采訪了多名經常使用第三方支付軟件的市民,多數人表示目前新規對其影響不大?!拔以谥Ц秾毢臀⑿爬锓诺亩际菙殿~不大的零錢,平時主要是用來網上購物或者出去吃飯時快捷支付,很少提現到銀行卡?!笔忻顸S欣說。
也有市民對未來第三方支付的限額和限制交易次數表示擔憂。市民王毅表示:“現在連賣煎餅果子的大媽攤位前都可以掃碼支付了,我每天買東西早已習慣了用手機掃一掃,也經常給朋友線上轉賬。如果以后額度和交易次數被限制,每天還得注意交易筆數,那真是太不方便了?!?
相對于普通消費者,商家對于第三方支付提現收費的反應較大。市內從事微商的“80后”賈西婕告訴記者,由于是線上交易,大部分顧客都會選擇微信或支付寶付款。她都是等積累到一定金額之后,一次性轉到銀行卡上。微信和支付寶提現都要手續費之后,她不得不額外承擔一筆費用。
對此,專家表示,傳統銀行與第三方支付之間競爭激烈,然而,兩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補的關系,各有優勢。日常生活中,消費者可以同時使用第三方支付和銀行卡兩種服務。如果是經常進行大額轉賬,可選用免費轉賬的網銀,手機銀行來完成。而第三方支付則可以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并在豐富的線下支付場景為用戶帶來便捷。
提交信息,試看
人氣:3265
請必須填寫正確信息,以便我們更好的為您服務!